最新的衡水金卷丨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
地理姐说:肯定有同学会想地理姐今天怎么这样反常,居然头条文章放了一套试卷。地理姐告诉你为什么,这套试卷是最新的衡水试卷,为了让它能展现给大家地理姐可是掏了腰包滴,所以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不要辜负了地理姐的苦心,否则姐会对所花的钱心疼的!
衡水金卷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
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测卷
第Ⅰ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下图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土壤肥沃,生长期长
2.关于东北农业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B.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
D.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高
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D.西北地区
4.关于甲地区水稻种植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旱涝频发,土壤盐碱化严重
B.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酸化现象严重
C.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
D.由于过度种植,土地出现沙化现象
中国稻米加工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省新干县,在赣中绿色粮油工业城建立了三条完整的粮食加工产业链,实现了上下游粮食加工企业集聚。下图示意赣中绿色粮油工业城建立的三条粮食加工产业链。据此回答5-6题。
5.图示粮食产业链的建立,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提供无公害大米,满足市场需求
B.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C.实现稻谷高效利用,农民增产增收
D.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循环经济
6.赣中绿色粮油工业城粮食加工企业集聚的好处是
①共享基础设施与公共文化
②共同利用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③促进航空等高速化交通网络建设
④推进技术创新与生产协作
⑤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⑥利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A.①②⑥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⑥
下图为内蒙古西部经济区及其农业空间布局图。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图示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草场D.水分
8.阿拉善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举措是
A.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
B.改造沙漠,增加耕地面积
C.植树造林,改善气候
D.扩大粮棉种植,提升产量
下图是中国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9-10题。
9.甘肃新疆主产区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A.水热资源丰富
B.光照条件充足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农业技术先进
10.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A.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B.不断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用地规模
C.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D.全面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粮食品质
农产品“虚拟水”——指的是农作物从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所耗费的水资源。下图是年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根据图中信息,指出年我国农产品大量输出的地区是
A.西北华南B.黄淮海东北
C.东南华北D.长江中下游西南
12.对各区农业发展的叙述,合理的是
A.华南地区应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确保虚拟水的输出地位
B.东北地区应大力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保障虚拟水输出
C.西北地区应调整和优化高耗水低效益的农业结构,力争成为虚拟水输出地
D.西南地区应加强农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成具有潜力的虚拟水输出地
下图为年6月我国双季早稻生长情况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我国各地双季早稻生长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越往南播种越晚
B.越往东成熟越早
C.受地形、土壤影响显著
D.与热量条件密切相关
14.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与我国双季稻生产特点最接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年我国玉米种植户经历了严重低价难卖之痛。读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地区(阴影部分)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影响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机械化水平
B.市场需求
C.热量条件
D.国家政策
16.为了改变玉米低价难卖的局面,玉米主产区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A.不断提高农民粮食补贴
B.发展养殖业和玉米加工业
C.大量减少玉米播种面积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18.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9.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20-22题。
20.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B.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D.环境污染严重
21.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其意义是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B.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C.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D.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的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生长环境年平均气温16.0-19.3℃为宜,喜温暖而阴湿,怕严寒和酷暑,生长期间若气温在30℃以上持续3-5天时植株就易发病;适宜微酸性土壤,尤喜疏松的红壤或棕红壤;畏多水,宜选东坡栽培,坡度5℃-15℃为宜,在低洼地种植易发生根腐病。
材料二:云南文山州(如右图阴影区)是三七的主产地,享有“三七之乡”美誉的文山州种植三七的历史不少于年,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热、水、土、气等条件,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在文山。文山州政府确定“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种植为基础,加工为重点,企业为龙头,效益为目标,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发展”。左表为部分年份文山三七种值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1)读材料,分析文山种植三七优越的自然条件。(8分)
(2)读材料二,概括年后文山州三七单产变化的特点并推断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试分析三七单价从年底发生急剧下滑的原因。(6分)
(3)试对文山三七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年以来,按照中央部署,北京市开始对口帮扶内蒙古。年10月16日,京蒙区域合作及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在赤峰市召开,双方共同总结新一轮京蒙区域合作,研究下一步合作帮扶事宜。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京蒙合作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8分)
(2)京蒙区域合作具有很强的发展互补优势,合作空间巨大,请举例说明。(8分)
(3)有人认为北京市应大力扶持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8分)
25.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季风区,属资源型经济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同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畜枚业基地。读我国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左图)和北部湾经济区(局部)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试分析其原因。(6分)
(2)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试分析这一做法对北部湾经济区带来的影响。(6分)
衡水金卷届高三一轮复习
地理·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检测卷
参考答案
1—5DABBC6--10BDABC
11--15BDDDC16--20BCABC21~22BA
23.(1)纬度低、海拔较高,夏长冬暖,气温年较差小或夏季暖热,冬季温和,年较差小;年降水量适中,大气湿度较大,光照适宜;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排水条件较好;土壤微酸性的红壤。(8分)
(2)单产提高(2分);种植技术或技术(2分)
原因:种植面积盲目扩大造成产量大幅度提高,产量大于市场需求(2分)。
(3)政府加强对三七种植的指导和政策支持;加强技术投入,提高三七品质,形成品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使三七种植走产业化、专业化道路;发展与三七有关的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4.(1)促进京蒙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京蒙区域之间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京蒙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京蒙区域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等。(8分)
(2)内蒙古煤炭、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以及稀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草场、森林、耕地面积广;北京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内蒙古可输送给北京能源、从、矿产资源及农畜产品;北京可向内蒙古进行产业转移,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8分)
(3)赞同理由: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和鼓励;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有利于促进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等。(或反对。理由:内蒙古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协作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人才短缺;信息网络欠发达;交通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气候舒适度和环境质量较低等。)
25.(1)该区域降水量较少;该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浪费等严重。(6分)
(2)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不利影响:可能给当地带来环境问题。
声明:高中地理(gzdl)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优质文章推荐知识纵览:高中地理思维导图
必修一总结
必修二(上)
必修二(下)
必修三
选修《旅游地理》
选修《环境保护》
地理姐
验证信息:地理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cz/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