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携手,让衡水音乐教育走向国际化专
日前,衡水学院与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共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衡水学院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这项国际化办学成果,将为高端音乐人才培养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衡水学院一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与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合作后,将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致力于培养国际化的精英音乐人才!”衡水学院党委书记王守忠如是说。
合作办学音乐教育走向国际化
年,基于搭建衡水教育对外开放交流新平台、引进国际名校资源要素、较快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综合效益等考虑,市委、市政府牵头开展联合办学相关事宜。同时,衡水学院与浙江永昌乐地等公司深化校企合作,加快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
一直以来,衡水学院对音乐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厚基础、宽口径”,已发展成为学校一流本科重点建设专业。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享誉世界的一流高等教育机构,其教育模式侧重建立师生之间的伙伴关系,培养了很多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以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教学名扬世界。
“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教师队伍中拥有‘乌克兰国家英雄’5名、科学院院士5名、‘人民艺术家’65名、正教授94名、科学博士后31名……”说起这些数据,王守忠感到非常震撼,“这充分地说明了乌方云集了众多杰出的教育导师和音乐家。”去年1月,乌方到衡水学院考察时,也被学院现代化的音乐厅、先进的直播设备、数量庞大的优质乐器所震惊,原本计划两个小时的考察时间变成了两个下午。看到如此优质的硬件设备和资源,前来考察的音乐家们忍不住亲自上阵体验,并赞不绝口:“没想到衡水的音乐学院,却拥有比我们更加先进的基础设施,真是出乎意料。”
从年开始,两校经过多次沟通、考察,坚定了合作办学的信心。从此,衡水学院与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结下了“跨国友谊”。终于在今年4月22日,“衡水学院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将成为我国北方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的音乐类本科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机构,也是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在海外设立的首家分院。
融合教学让学生接受一流音乐教育熏陶
“中乌合作办学,将把衡水学院教学特色的‘宽、厚’与乌方的‘专、精’对接融合、优势互补,形成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王守忠表示,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程以中方课程体系为主,专业核心课程引入乌方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入乌方小班化、一对一实践教学模式和伙伴化的师生关系,探索适合国际音乐艺术学院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的合作并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乌克兰教育模式,而是取其精华,最终形成适应本土顶尖音乐人才成长、成才的培养模式。”
“衡水学院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艺术学院的优势之一,在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4+0’模式。学生不出国门即可获得外籍教师的一对一指导,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还将获得中国与乌克兰均认可的‘双学位’。无需远赴国外,就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资源,大大节省了教育成本和时间成本。”王守忠说,学院的全部授课及相关教学活动均在衡水进行,预计于今年启动面向全国的秋季招生工作。学生在中方完成学业后,将获得衡水学院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以及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办学初期计划设置音乐学、音乐表演2个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国际舞台上将更具竞争力。
王守忠说:“合作办学带来的不只是一所学校,还会带来人才交流、研究合作、国际化视野等,算是一个大礼包!”双方开展深度合作,能够将乌克兰国际化办学资源内化为衡水学院的办学资源,不仅有助于衡水学院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对其他学科也起到了引领作用。今后,双方教师将加强交流学习,选派中方教师去乌克兰进修、乌方教师直接到衡水执教,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之中,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一流艺术水平的音乐家、演奏家。
“顶尖音乐人才需要个性化培养,如果能得到世界大师级音乐家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更是如虎添翼!”对未来的发展,王守忠充满了信心:“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双方将借助各自优势,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全面导入、先进教学方法的高效利用、师资队伍的深度合作,逐步实现中乌人才培养的全面接轨。”
相关链接
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简介
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最早创建于年,是享誉世界的一流高等教育机构,致力于实施众多创新项目,培养了很多世界级的音乐大师,是乌克兰政府重点支持的音乐学院,已成为欧洲著名学府。
该校培养博士、硕士、学士等多层次人才并可开展博士后研究,教育模式侧重在师生之间构建伙伴关系,相互理解、相互评价、相互帮助,培养了众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表演艺术家,在世界音乐艺术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乌克兰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欧洲音乐家协会成员,在欧洲各大音乐院校排名前10位,在最新的世界音乐学院排名40位左右。
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以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教学而名扬世界,云集了世界闻名的导师和音乐家,拥有乌克兰最大的乐谱图书馆和较为先进的音乐厅。安东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涅高兹、格拉祖诺夫、霍洛维茨等很多杰出音乐家对学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音乐学院。
学院现有5大院系、32个本科专业,教师队伍中有“乌克兰国家英雄”5名、科学院院士5名、乌克兰国家艺术研究院通讯院士26名、“人民艺术家”65名、正教授94名、科学博士后31名、副教授名、科学博士名、功勋艺术活动家40名、功勋演员57名。
学院在培养乌克兰音乐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吸引了欧洲、亚洲、中东及远东地区众多国家的优秀学生来此就读。学生们积极参加学院的音乐会及其他国际活动,在世界大赛中屡获奖项。
音乐家介绍
安东鲁宾斯坦,俄罗斯犹太裔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年11月28日出生于俄国维赫瓦齐涅茨镇(Wekhwotinech)。早年随母亲学习钢琴,后在圣彼得堡随维卢安(Villoing)学习钢琴,在维也纳随德恩(Dehn)学习作曲。鲁宾斯坦一生创作了《德蒙》等20部歌剧、《海洋》等6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以及许多声乐、室内乐、钢琴曲以及其他器乐独奏曲。他的钢琴独奏小品《F大调旋律》,被后人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和管弦乐曲,至今流传不衰。
拉赫玛尼诺夫,年4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的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钟》等。其中,《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其艰深的难度,成为钢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难”级别。
涅高兹,年4月12日出生于乌克兰基洛沃格勒市,前苏联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俄罗斯钢琴学派奠基人之一。涅高兹少年时代,在维也纳随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学习钢琴。年,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其教学生涯。年开始,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俄国在苏联时期最重要的几位钢琴家,包括里赫特、吉列尔斯、维德尼科夫、扎克等。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cz/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