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衡水,没有毛坦厂,你的高考也不会云淡
初三下学期一开学,年级里转来了市重点高中英才班的一名学生,准备复习之后考中专起点的3+4。一片哗然之中,我深深地理解他的无奈和逃避,那是一种弱小个体在学业、家庭和社会滚滚压力之下的自我迷失。
(家长送考)
(为孩子高考祈祷的家长)
这样的迷失,我也曾经有过。
高一入学一个月,我突然开始厌学了。
那是一个秋日晴朗的早晨,我骑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洒水车一如既往地唱着歌慢慢远去,朝阳把我的影子斜斜地拉伸在干净而潮湿的柏油路面上。我忽然就厌倦了这种日复一日的枯燥,厌倦了那将会接踵而来的一千多个相似的日夜和未知的结局。我机械的骑着车,盯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心里诸多念头在互相撕扯着。
幸好这样的厌倦持续了大约半个多月自己消失了。
年的夏秋之交,我走进了高考复读班。
复读班在校外租用了一个大院的瓦房大通间,门朝北,南面的窗户是用砖砌得仅剩一丝缝隙,屋顶上挂着四盏瓦的白炽灯。
复读班的每天都是暗无天日的,昏暗的教室里,多个人,多张决绝的脸,像是多张网罩在你的眼前,让人窒息。
因为是复读,每一个人都是无路可走,更无路可退。每个人都惴惴地逼迫自己快步前行,甚至没有时间也或许是不敢去想路的尽头。
从早上五点半早自习开始到晚上九点半晚自习结束,一天十六个小时,室外刺目的阳光仿佛遥不可及,和昏暗的教室俨然两个世界。
高强度的学习很快抽光了大家身体里残存的精力。五点半上早自习,我每天要四点五十起床,十分钟洗漱收拾,二十多分钟骑车赶到学校。用来叫醒的飞亚达语音表很快就被我换成了小闹钟,一个星期后再换成家里声音最大的天达语音钟表,并且用调快两小时的方式克服了天达表只有早上六点之后才开始报时的难题。
那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住校生,当我顶着寒风在还未散去的夜色中骑车匆忙地冲进大院的时候,他们正从宿舍里蓬头垢面衣衫不整地跑出来。
很快,我们就练成了一项本领:无论教室里多乱,下课后趴在桌子上倒头就睡,上课铃声响起的瞬间马上醒过来。但终于有一次铃声没有能叫醒困乏的我,醒来的时候政治老师正在讲台上唾沫星子横飞地讲题,同桌正在认真地做着笔记,耳朵里奇怪的轻微的嗡嗡声,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正在回归这个世界的路上。
长期每天久坐,屁股上起了几个硬硬的痤疮,只好不断地变换坐姿来调整受力面,一不小心坐实了就是钻心的疼。好在随着天气转冷穿的衣服加厚,不知不觉中它们都消失了,于是又能安心地学习了。
那一年的冬天,雪特别少,以至于一场薄雪就让我惊喜地看错了表。当我一路飞奔赶到学校的时候面对的却是紧闭的大门。凌晨四点半,我惬意地坐在马路边上静静地看着这个忽然陌生起来的城市。我居然拥有了如此从容的一个小时,可以慢慢地度过。偶尔经过的汽车雪亮的灯光让零星的雪花显得苍白而突兀,不知道是早起还是晚归,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不容易。
每天的晚饭后到晚自习前的五十分钟是最放松的,我们会站在大路边上看车来车往,想自己的心事,说自己的理想。
那时候一个姓丁的同学总是会一次又一次说起他心仪的姑娘,姑娘所在的学校就是他卧薪尝胆努力奋斗的方向。多年以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夕阳下那张年轻而坚毅的脸,那时我们所有人都坚信他一定会有带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追到他心中的白雪公主的那一天。
每一个人都站在悬崖边上,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哪怕一个眼神的鼓励,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自己说服自己在暗夜里努力前行的理由,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呵护着心底这一丝火苗不让它熄灭。
年的春天是黑色的。一轮又一轮的模拟考试轮番而来,让经历了一个寒冬的我们遍体鳞伤。不断有人的心理堤坝被击溃,渐渐开始逃课,恋爱,打架。每一轮考试后,空荡的夜空里就会回响着几个同学凄厉的长嗥,像荒原里被野狼围住的濒死者,绝望、悲伤、不甘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个放学回家的人。
多少人的身后都是难忘但绝不会怀念的过去,更有人在走过的路上曾经生死一线。我们根本就无需诧异衡水中学那牢笼般的教学楼,当上千个日夜的煎熬携手渺茫的未来遭遇父母十几年的含辛茹苦和期盼的双眼,或许不止一个人想过选择一时的解脱。
我们根本无需指责所谓的高考加工厂,那何尝不是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精神的再现?在衡水和毛坦厂之外,又何尝少了宵衣旰食、焚膏继晷的莘莘学子?只有经历了高考地火般的淬炼,经历了欢乐与痛苦,绝望和挣扎,你的生命才坚不可摧!
没有衡水,没有毛坦厂,你的高考也不会云淡风轻!
没有高考,我们的人生依然需要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为高考加油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gr/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