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亲们0点前务必看看这条

以下这些信息,关乎你今晚能否开心又放心地网购,及时了解,方能有备无患——

警惕五大网购“陷阱”

如何识别网络诈骗?

①退款索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任何网购退款均无需提供银行卡密码和CVN2。任何索要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

②不要轻信“低价”购物网站

在登录网址时,警惕所谓的“安全中心”、“认证中心”,不要轻信“低价”购物网站,并警惕通过邮件、短信、聊天工具发来的所谓“安全中心”、“认证中心”、“担保平台”等钓鱼网站链接。

③网购支付页面前缀应是   11月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对网上销售假劣农资、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配件、装饰装修材料等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

  同时提出,制止以虚假交易等方式提高商户信誉的行为。那些靠虚假刷单、虚假点评换取点击量的“掌柜”可要小心了。

今年“双十一”,预售商品同样适用七日无理由退换货

  去年“双十一”前,有的电商明示“预售商品不支持7日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今年,可就不能这么任性了。

  《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明令禁止促销中虚构交易、成交量或者虚假用户评价等虚抬商誉的“刷好评”行为,以及“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换货”、“赠品不提供三包”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限制条款,违反上述要求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和网店经营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快递需要实名制登记

  从年11月1日起,邮件、快件均要求通过对寄件人电话号码及相关身份信息比对核实后方可收寄。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机制的协议客户的快件、通过自助邮局(智能快件箱)等交寄的除外。

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经营者将被消协约谈

  《消协组织消费维权约谈经营者办法(试行)》11月1日起实施。经营者存在群体性投诉或有潜在群体投诉风险、发布违法广告或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消费者投诉反映比较集中、被新闻媒体曝光等八项情形之一,消协组织将按照程序组织约谈。

收发快递更安全!有了“检视+实名+安检”三重保险

  11月2日,国家邮政局下发《集中开展寄递渠道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自即日起至年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寄递渠道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措施将全面推进。

  按照要求,在揽件时,物品一律先验视、后封箱,谁收寄、谁负责;在填写快递单时,收寄人需实名,电商企业还要签署安全协议,消费者再也不用担心收到陌生或骚扰包裹;除此之外,在有条件的地区快递包裹将%过X光机安检,进一步加强包裹的安全系数。

这些提醒你要注意

  今年“双11”购物节,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公开发布《关于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的提醒书》:

1、要下手?别急,看看是不是明码标价!

  提醒书说,在网络上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同实体店一样,自觉依法明码标价。标价内容要真实明确、清晰醒目,价格变动要及时调整。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2、太便宜?小心,可能是虚构原价!

  提醒书说,禁止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虚构原价,标示的原价属于虚假、捏造,不是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最低交易价格,或者从未有过交易记录。在对未销售过的商品开展促销活动时,不得使用“原价”“原售价”“成交价”等类似概念。

3、太实惠?陷阱,或许是虚假折扣!

  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虚假优惠折扣,标示的打折前价格或者通过实际成交价及折扣幅度计算出的打折前价格高于原价。

4、仅限今日?看到这样的标题要长点心!

  使用“仅限今日”“今日特惠”“明天涨价”等不实语言或者其他带有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等标价,诱导顾客购买。

5、全网最低必须买?别被店主忽悠了!

  声称“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市场最低价”“出厂价”“零利润”等,但价格表示不真实、不准确,没有依据或者无从比较。采用与其他经营者或其他销售业态进行价格比较的方式开展促销活动时,未准确标明被比较价格含义,或被比较价格无来源依据。

6、赠品超丰富?小心均为假劣商品!

  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以低价招徕顾客,以高价进行结算。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有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模糊标示价格附加条件。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7、遇到上述情况?打!

  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表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价格举报热线畅通,及时受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对群众反映的涉嫌价格违法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严肃处理。

选择小额度的借记卡绑定网购账户!

  不少网民在网购时用的都是信用卡,但信用卡可以透支的特性却也容易招致祸端:网络骗子只需知道卡号,再骗取受害者捆绑手机的短信验证码即可,甚至无须支付密码便可盗刷受害者的卡片。

  因此,用户应选择小额度的借记卡绑定网购账户。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修改卡片每日消费额度的方式来降低盗刷的风险,让骗子无力猖獗。

点开网络链接前要当心!

  今年”双11“的第一个关键词便是“预售”,更有很多商家给自己的老顾客直接发短信提醒有新品预售信息,这也给骗子提供了方便。

  近期就有不少用户收到了陌生商家发来的促销短信,还提醒仅剩几件赶紧购买,一旦用户贪便宜着急购买,点击了短信中的商品链接就中了骗子的圈套,付款后才发现是虚假链接,骗子怎么可能还等着尾款,首付款拿到手就赶紧逃之夭夭了,钱款也不知去向。

  还有一种可能,我们无意中打开的链接地址就是木马病毒的根源,而后骗子会借助这个机会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所以,点开网络链接前,一定要仔细分辨。

这六类红包别碰!

第一类: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

  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

第二类:分享链接抢红包系欺诈

  

  看到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   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合体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块,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第四类:高额红包不可信

  单个   业内人士称,此类红包往往对      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   因此,切勿轻易点击   ①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异地投诉需加拨区号);

  ②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   ③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购投诉平台)。

  如果你在网购时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拿起手机,不要犹豫!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gr/5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