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因为这件事儿,衡水又上河北新闻联播啦
看河北新闻联播了吗?咱们衡水又被点赞啦??????
哇~报道了啥?快告诉我!
河北新闻联播《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栏目专题报道《衡水:昔日纳污坑塘变身如画美景》,来看看吧↓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衡水市因地制宜、按照“宜农则农、宜景则景”的原则,集中整治农村纳污坑塘,擦亮小康“底色”,美了乡村环境,富了百姓“口袋”。”盛夏时节,天阳似火。每当日色渐沉,家住衡水冀州宗佐村的杜占勇,总喜欢绕着家门口新修筑的池塘走几圈,感受夏日难得的清凉。
衡水冀州宗佐村村民杜占勇
我每天晚上在这儿转十几圈,这一圈儿四百步,每天晚上转个四几千步。(那您这个习惯坚持很长时间了吧?)很长了,原先我也是转,原先净在这个田间道上转,这个坑塘原先不能转。
杜占勇告诉记者,就在几年前这片池塘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大坑,长年累月的垃圾乱倒、污水横流,曾经让住在坑塘边的他头疼不已。改变发生在年。借助衡水全市整治纳污坑塘的契机,村民们开始清理垃圾、硬化坑底、修建台阶、四周栽绿。在大家的努力下,原来脏、乱、差的纳污坑塘,摇身一变成为十里八村闻名的新景点。
衡水冀州宗佐村村民杜占勇
兜里有钱了,吃得好了,穿得好了,出门环境好了,咱们心里亮堂多了,这就是现在我们的小康生活。
不只是单纯的整治,衡水市还从源头着手,建立起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回收体系,使垃圾不再乱丢;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修筑起乡村污水处理站,让污水不再横流。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
冀州分局局长助理李茜
同时我们建立了这个坑长制,如果要是有的村民往这个坑里边儿倾倒了垃圾,坑长得负责把这个坑里边这个垃圾清理干净,达到了动态清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衡水纳污坑塘治理的生态效益正逐步显现。
在衡水故城的燕庄村,村里近5亩的废弃坑塘被改造成了2个碧绿荷塘。村民入股,共同努力,做起了产业项目。村两委外出取经学来的莲藕、泥鳅混养模式,让村里第一年就增加了四万元的收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小村庄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同频共振。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故城分局
水科科长赵全义
通过种植莲藕有效祛除水中污染物,提升坑塘自净能力实现生态循环。
衡水市故城县建国镇镇长薛纯宾
宜农则农,宜景则景,把整治坑塘的费用转化为发包坑塘(的租金),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让它们实现一个均衡的互补,实现坑塘经济的循环发展。
曾经纳污坑塘如今靓丽金池
截至目前,衡水全市个坑塘全部整治完成。同时,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和个村庄的生活污水管控也先后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纪文水
接下来我们根据坑塘的不同用途,制定了不同的基础规范和实施方案,指导乡村进一步抓好坑塘的深度治理,最终实现农村坑塘成为乡村人居环境的生态支撑。
来源:河北新闻联播往期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ly/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