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言片语上林湖越窑青瓷出土标本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s://www.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本文中图片系本人二0一九年六月摄于浙江上林湖越窑遗址博物馆)

上林湖越窑位于浙江宁波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东汉至宋越窑青瓷烧制的中心地带,这里烧造的秘色瓷代表了唐宋瓷业生产的高度成就,晚唐时此地设有“贡窑”,五代时设有“瓷窑务”,专事生产供奉瓷器秘色瓷。

唐早期,越窑处在恢复阶段。唐中期,越窑的制瓷工艺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扩张,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这一时期产品种类增多,胎质细腻,釉层均匀、光泽,少量的刻划花装饰。

唐晚期,上林湖越窑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期。此时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器物造型优美。胎质细腻,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工艺;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时期越窑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趋于繁多而变化,胎壁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北宋早期,越窑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装饰题材广泛。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古陶瓷鉴定(有偿)请联系吴建庭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ly/8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