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环汇凯福特古人到底是怎么避暑的
不知各位小主,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一到夏天,就不想动,上班无力,吃饭没劲,巴不得整日待在空调房里才尽兴。
然而今天小北刚刷新闻,就看到了这样一张红的发紫的气温图,所谓“独热热不如众热热”,这样的好(gui)天(tian)气(qi)怎能独享?
(仅放此一张,恐怖程度请自行感受)
每到这样的“气温巅峰”时刻,小北都由衷感谢伟大的“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先生,有了空调这东西,哪还愿意逛逛逛、买买买,一到周末就想静静地待在空调房里,吃着大西瓜,刷着朋友圈。
这么一想,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也真真是幸福的。遥想没有空调的古代人,在酷热难耐的夏天,又是怎么抵挡炎热呢?
今天,小北就带你们看看古代有哪些纳凉神器!
时空分界线
1
藏冰避暑
清凉等级:★★★★☆
便捷等级:★★☆☆☆
考古发现,早在周代就已经有用来贮存冰块的冰窖,但直到明清两代,民间才开始大量藏冰。
到了清朝末年,普通市民的家里都有了功能类似现代冰箱的“冰桶”。箱内采用导热性很弱的铅和锡,延长冰块使用时间。
鸦片战争后不少英国人来到北京,因为不习惯炎热的天气生病甚至被热死。当时的“英国使馆”不得不向中国人学习冰桶降温和冷藏食物。
清代的木质“冰箱”
2
葛布纳凉
清凉等级:★★☆☆☆
便捷等级:★★★★★
古人在夏天除了最简单的摇扇纳凉之外,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在夏天的衣服上想办法,尽量把衣服做得轻薄而透气,并具有较强的吸汗功能。
冬日麑裘,夏日葛布。
——《韩非子·五蠹》
葛布,在历史上充当了很久消暑纳凉的好角色。但是,因为“葛”的生长周期较慢,具有快速生长能力的“麻”便成为古代更普遍的夏装衣料。
除了材质上,古代服装也是有短袖的。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已经有些贩夫走卒们几乎都穿着短袖。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代的《太平乐视图册》中的农夫几乎都是光着膀子,这种虽然是下地干活的打扮,但也是为了防止劳动中的暑热。
明·《太平乐事图册》
女子的衣着也会因为暑气的闷热有所改变,南宋画家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中,一些身着短款衣衫的妇人酥胸半露也是常态。
南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3
冰饮降温
清凉等级:★★★★☆
便捷等级:★★★★☆
夏天消暑其实主要靠的还是冰块,中国自古就有窖藏冰块的习惯,但古代的冰块只有贵族和富裕人家可以享受,普通老百姓用不上。
所以古人百姓们就想出了“浮甘瓜于清泉,沈(同“沉”)朱李于寒水”的办法,就是把西瓜和李子放到冷水中浸泡后再吃。
于是,中国成语就有了“浮瓜沉李“这个词。现在,这个词常用来代指暑天的消夏生活。
那时候,水井与西瓜有着亲密的联系
除了“浮瓜沉李”的方法,古人也有不少的夏日饮品来解暑。唐代的“饮子”是用果品或草药熬制而成,解渴的同时,传说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宋代曾出现过极端高温。当时,中国经济繁荣,民间的各种冷食花样翻新,出现了果汁加冰块的“饮品”。人们开始喝起了“冰镇果汁”。
而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乳品,他们又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这种冷饮其实就是冰淇淋的雏形,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吃法带到了欧洲,改进后才有了今天的冰淇淋!
宋代:街头贩卖“冷饮”
除此之外,古代人避暑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最简单的“冲凉”、大户人家还有自己的“凉房”等等。
看来不论在何时,面对火辣辣的骄阳考验,大家寻求花样降温办法的行为都是一致的。那么,回到我们的汽车本身,怎样才能帮助你的“爱车”有效防暑防晒?
借此机会,小北也在这儿教你几招!
第一招:开关车门
首先,把副驾驶的车窗摇下,然后打开主驾的车门,再把它关上,反复开关5次。注意开门和关门的速度不要太快,匀速即可。
2分钟之内,车内温度就能下降近10℃啦。
第二招:涂“防晒霜”
夏天的阳光十分强烈,对车漆是有很大伤害的,这个时候,您就需要为您的爱车涂点“防晒霜”,即利用封釉遮挡紫外线。
釉是内含紫外线反射剂的高分子结构漆面护理剂,好似一层防晒霜,为车辆涂上以后,可以保护车漆。虽然封釉的过程比较复杂,但效果相比打蜡更为持久有效。
第三招:撑“遮阳伞”
车辆在露天停放的时候,为爱车的前后风挡处放置遮阳板,遮阳板通常用锡箔制成,具有很好的反射作用,能挡住80%的太阳强光。
而福特金牛座自动配备后风挡电动遮阳帘,可以有效帮助抵挡烈日环境下的阳光侵袭,阻挡紫外线,防止车厢内温度升高,为您随时创造舒适宜人的驾乘环境。贴心设计,直入你心。
第四招:远程开启空调
舒爽的冷风,行走的降暑利器。刚打开车门,就能感受到一阵凉风迎面而来,这感觉就是一个“爽”!
智能科技闪耀人性光辉,福特金牛座配备远程引擎启动系统,通过智能钥匙可实现远程引擎启动,智能开启空调等功能,让爱车心如意动,让清凉触手可得!
今天跟大家侃了这么多
无非就是要告诉大家
大夏天的,一定要防阳防晒防“自燃”
三伏天到了
在保护自己的同时
也要记得时刻保养自己的爱车哦~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xw/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