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不知道衡水还有这么有文化的地方待
朋友来到衡水,发愁带他们去哪里玩儿?别就知道带人家去衡水湖划船,其实咱衡水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不信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这个你不知道的衡水。
宝云寺宝云寺里有一棵庞大的马兰草,它默默生长在巍峨的宝云寺西侧,相传这株马兰草已经生长了一千多年,是著名诗人王之涣到衡水任职前,去宰相张九龄家道谢并辞行时张九龄送给他的,张九龄很赏识王之涣的才华,以马兰草的品性劝诫初入仕途的王之涣做官要清廉。王之涣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六首,除了我们熟悉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还有一首《宴辞》,据考证是描写桃城春光的,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衡桥夜月衡桥,指县城西关的老石桥,它的前身是陈桥,陈桥呈西北——东南方向,每年八月十五晚上,月光与木桥成一条线,月光透过木板逢隙直射桥下。传说其中一块桥木板上有一圆孔,桥下船只上的船夫可通过圆孔望见天上的圆月。这就是有名的“陈桥望月”。陈桥规模较小经常洪水冲毁,之后屡遭洪水冲击,又屡次修复,在隆庆三年,石桥告成。当年遭大水冲毁。县众民继捐资,冯保太监又出巨资,诸商铺多方筹资解囊,到万历五年,衡水石桥又重新告成,新石桥高大宏伟、穹窿跨若长虹、驰驱如砥道、帆樯往来畅扬。夜晚明月高挂、长虹卧波、渔船灯火如星河,因此,“衡桥月夜”美景流传数百年。
孔颖达墓孔
孔颖达,是一个对中国经学具有总结和统一之功的大经学家,他继承汉学风格,完成解决儒学内部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之争,巩固儒学壁垒这一统一工程的巨匠,是唐初大儒,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颖达墓,位于衡水市前马村西米处,贞观二十二年,,孔颖达病死,陪葬昭陵(唐太宗的墓),此墓为他的“衣冠冢”。
龙源酒店西汉《淮南子》有云:“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也!“古人讲,国即天下。酒店中的文化墙主体为百家姓的一部分,在“食”的场所将“食”与“民”两个天下要素在此处完美的契合到了一起。
中国道家信奉五行为万物之本,墙上几个粗体勾描的“金木水火土”五行道出了道家五行环环相生,万物生生不息的道家世界观,与如今社会环保共存,和谐发展的大潮流不谋而合。
从世间五行上升到到象征宇宙的日月星辰,将其中的寓意更加的引申到遵循宇宙之道天地人大道的层次。然而,精神的升华终将回归到现实生活的点滴。
未完待续···
龙源酒店,一个有内涵、有情怀的酒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xw/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