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最新通知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1],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2],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3]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4]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1][5]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6],自年至年的近三百年间,长期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中国的区域性政治中心[7],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8]。保定也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9],有着多年的历史[10],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11]。保定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12]。保定市总面积平方千米[7],截至年末,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4个县级市(定州为省直管试点)[13],设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4],全市常住总人口万人[15]。保定市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年,完成生产总值.3亿元(含定州)[16]。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国家园林城市[19],也是中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20],WWF低碳试点城市[21],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22],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23],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选“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24]
.
皖政办〔〕4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年3月28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各项工作,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下同)覆盖人群广、服务渠道多、线上线下融合应用的优势,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逐步推进社会保障卡在政务服务、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财政补贴、金融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智慧城市、信用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到年底,基本实现省内居民服务“一卡通”,以及省内跨区域“同城待遇”。积极对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推进长三角地区一卡通办,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二工作原则(一)统一组织,强化协作。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遵循全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系统平台和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确保居民服务“一卡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以人为本,高效便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精简办事材料,优化办事流程,逐步实现通过社会保障卡办理各类居民服务,提升服务便捷度。
(三)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开展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为省内居民服务信息共享提供支撑,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居民服务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四)整合资源,一卡通用。推进全省各类民生服务卡整合,不再发行功能重复的各类卡片,通过社会保障卡汇聚各类民生服务新功能,逐步实现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1],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2],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3]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4]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1][5]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6],自年至年的近三百年间,长期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中国的区域性政治中心[7],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8]。保定也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9],有着多年的历史[10],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11]。保定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12]。保定市总面积平方千米[7],截至年末,下辖5个市辖区、15个县,4个县级市(定州为省直管试点)[13],设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4],全市常住总人口万人[15]。保定市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年,完成生产总值.3亿元(含定州)[16]。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7]、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国家园林城市[19],也是中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20],WWF低碳试点城市[21],全国双拥模范城、戏曲之乡、游泳之乡[22],也被人们称为“长寿之城”“冠军之城”[23],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选“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24]
.
三工作内容(一)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加快推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和电子社保卡签发,力争“十四五”末,全省社会保障卡(实体卡)持卡人数达万人,基本覆盖全省常住人口,实现一人一卡、应发尽发。
(二)建设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建设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统一的发行服务、身份认证、信息交换、接入控制、应用管理、业务调用、数据分析等服务管理功能。加强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和服务渠道建设,提升居民服务“一卡通”支撑能力。
(三)搭建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环境。建立健全居民服务“一卡通”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升级和用卡环境改造,为持卡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时效性的公共便民服务。
(四)推进长三角区域一卡通办。加强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相关部门对接,逐步实现长三角地区居民服务一卡通办。加强政策研究,推进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四实施步骤(一)设计卡片规范。年3月底前,设计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卡面样式和卡内文件结构,制定居民服务“一卡通”卡片技术等标准规范。
(二)编报服务目录。年4月底前,各成员单位编制本部门在居民服务“一卡通”中的服务目录清单,报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对目录进行调整。
(三)制定推进计划。年5月底前,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部门的应用需求,制定工作方案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社会保障卡在居民服务中全面应用提供政策、人员和技术保障。
(四)完善平台建设。年8月底前,制定全省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启动平台建设。年2月底前,初步完成平台建设,实现对居民服务“一卡通”的统一支撑。
(五)做好应用推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数据资源局结合业务开展实际,积极与各成员单位沟通协商具体对接方案;各成员单位结合业务需要搭建应用服务平台,确保信息互通共享。年底,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居民服务各领域的初步应用。年底,开通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的50%。年底,基本完成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的开通应用。
(六)开展数据分析。年6月底前,基本形成数据收集、整合、共享及应用规范机制。依托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社会保障卡用卡信息档案和用卡轨迹,按数据共享管理相关要求,进行大数据分析利用。
五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造福大众的系统工程,影响广泛、意义深远。成立安徽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全省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整体规划、标准制定、组织协调、实施调度和工作考核,推进全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的重要性、紧迫性,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加强统筹规划,主动担当作为,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有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确保我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组织,强化协作。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人群广,涉及部门多,工作量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在各自职能范围内抓紧推进、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各市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立考核、通报、协调等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居民服务“一卡通”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以社会保障卡便民服务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类居民服务“一卡通”宣传活动,强化舆论引导,做好各项应用功能加载至社会保障卡的宣传解释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群众用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顺利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附件:
安徽省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分工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介于北纬38°10′-40°00′,东经°40′-°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中心北距北京公里,东距天津公里,西南距石家庄公里。[12][33-34]地形地貌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以黄海高程米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7%。平原(含洼地).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3%。[35]气候保定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4℃,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日照时数.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6%。年平均降水量.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8天;降水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年平均蒸发量为.5毫米。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雷暴、冰雹、大风、寒潮、大雾。[35]水文保定市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中上游。永定河大清河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水系上游为拒马河,自张坊出山口以下分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在涿州市境内有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汇入后称白沟河;南拒马河在定兴北河店有北易水、中易水汇入,白沟河、南拒马河在白沟新城汇流,以下称大清河。北支洪水经新盖房枢纽分别由白沟引河入白洋淀和新盖房分洪道入东淀。南支水系有潴龙河、唐河、孝义河、府河、漕河、萍河等,均汇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经白洋淀下口的枣林庄枢纽入东淀。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白洋淀以上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境内水系的最大特点是呈扇形分布,自成水系。保定市主要行洪河道有5条,即永定河、白沟河、南拒马河、新盖房分洪道和潴龙河,河道总长公里,堤防总长公里;一般行洪河道9条,河道总长公里,堤防总长公里。白洋淀周边堤防长公里。还有众多的支流行洪排水河道分布于山区、平原。东部有三个分洪滞洪区,即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蓄滞洪区和白洋淀蓄滞洪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区内人口84万人,耕地万亩,设计滞蓄水量26.5亿立方米。[35]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拼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cz/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