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瓷考察与考古专家一起,探访中国
都说: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乃中国创造。青瓷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瓷器。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实证着:“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这“半部”说的就是“青瓷”。
它被晋人称作“缥瓷”,唐人誉为“千峰翠色”,又有“艾色”、“秘色”、“雨过天青”、“梅子青”、“粉青”等不同描绘,人们用不同的名字演绎这一部绝美的瓷器传奇。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晚唐越窑秘色瓷
早在商代,位于今浙北地区的德清就已出现最早的瓷器——原始青瓷。
浙东上虞小仙坛窑址出产的东汉青瓷,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成熟瓷器。
上虞小仙坛窑址保护碑
进入隋唐以后,南方“青瓷”与北方“白瓷”开始并驾齐驱,浙东上林湖越窑在“南青北白”的格局中撑起中国瓷器大半壁江山,也成为之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陶瓷的重要生产地。
浙东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了与唐代法门寺地宫衣物帐上文字完全相同的“秘色木宛”,从而解决了两大千年悬案:1.秘色瓷在哪里烧?2.秘色窑怎么烧?
唐青瓷四蹄足水丞,上林湖越窑博物馆藏
宋代,青瓷审美到达高峰,北方以汝窑、耀州窑为代表,南方则以浙江为中心,越窑、龙泉窑、婺州窑、瓯窑各放异彩,南宋官窑以皇家御用窑的地位,将青瓷的辉煌带向了顶峰。
各窑口代表性器物集锦,上排从左至右分别为
汝窑天青椭圆水仙盆,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耀州窑青釉刻花三鱼纹碗,耀州窑博物馆馆藏
越窑北宋青瓷牡丹纹粉盒,上林湖越窑博物馆藏
下排从左至右分别为
龙泉窑龙泉窑青瓷鬲式炉,杭州博物馆馆藏
婺州窑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永康博物馆馆藏
瓯窑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执壶,温州博物馆馆藏
南宋官窑青瓷簋式炉,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青瓷的美学境界,相当符合中国式文化精神内涵:青色,既是生命力的象征,又极其深沉、优雅、含蓄。故而受历代有识之士的喜爱。
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唐)释蛟然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唐)陆龟蒙
南宋官窑青瓷簋式炉,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8月26日~8月29日——越窑之路
9月18日~9月21日——龙泉窑之路
艺旅文化特别邀请
“上林湖寺龙口窑址遗址发掘领队”、
陶瓷文化研学学者——沈岳明教授,
“上林湖后司岙越窑遗址发掘领队”、
陶瓷文化研学学者——郑建明教授,
分别带队
在浙江的青山绿水之间寻访早期的成熟青瓷、
神秘的秘色瓷以及南宋官窑瓷器,
探究浙江瓷器之美、技艺之精。
/浙江“青瓷之路”游学之旅/
特邀讲师
▼
沈岳明
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瓷窑考古专家
上林湖寺龙口窑址遗址发掘领队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考古学会宋元明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器具文化委员会副主席,先后受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陶瓷考古与艺术研究所、故宫研究院陶瓷研究所、浙江大学文博系、南开大学文博系、丽水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客座或兼职教授。主持越窑、龙泉窑等考古发掘和研究,出版有《寺龙口越窑址》《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秘色越器》《哥窑的新发现》等十多部专著。郑建明
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瓷窑考古专家
上林湖后司岙越窑遗址发掘领队
原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野外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他主持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考古曾获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除此之外,他还曾经主持过龙泉窑窑址的考古工作。且承担了指南针计划“瓷之源”课题研究,重点探索中国瓷器起源问题,并出版了多部大型考古发掘报告、主编出版《夏商原始瓷略论稿》、《两宋之际的中国制瓷业》、《哥窑的新发现》、《北宋龙泉窑纵论》等专著。行程精华
*开展越窑之路、龙泉窑之路双路线。
对单一窑口感兴趣的可只参与其中一个专题,若想对青瓷有全面了解,可相继参与全程。
?精选古瓷窑址+博物馆+青瓷史讲座+藏家拜访+陶艺家工作室+茶会交流,从早期青瓷开始,分别探寻秘色瓷产地、龙泉官窑瓷器精品
?复旦大学教授、浙江瓷窑考古专家带队,帮你厘清浙江青瓷发展脉络,权威解读“秘色瓷"、“南宋官窑”。
?历代瓷器标本的上手体验,近距离欣赏瓷之美,通过对比学习,了解早期瓷器与唐宋瓷器的区别,青瓷发展流变的过程。
行程安排
活动结束后,送至送余姚北高铁站、送杭州萧山机场解散
返程票建议:
最后一个游学点结束时间约在14:00左右;14:50左右送至余姚北站,建议购票在15:30以后;
16:40左右送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议购票在18:10以后报名
点击下方链接
入
口
中餐结束时间大约13:00
约13:30前送至武义北站,
建议武义北站购买14:20以后的车票
报名
点击下方链接
入
口
行程剧透
01上虞窑:青瓷溯源我们都知道,陶器为全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国的创造。而浙江是公认的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三国青瓷弦纹双耳罐,上虞博物馆藏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而中国早期成熟青瓷起源时期的汉六朝窑址绝大多数均集中在浙江,规模庞大、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是当时制瓷业的中心,浙江成熟瓷器发明及其发展史几乎等同于世界成熟青瓷的发明和早期发展史。浙江在东汉时期成功烧造出了成熟青瓷,同时这一伟大的技术成果造就了汉六朝时期浙江作为全国仍至全世界制瓷中心的地位。上虞尼姑婆山三国西晋窑址出土的青瓷樽浙江包括成熟青瓷的起源及其第一次兴盛等在内的汉六朝成熟青瓷烧造的伟大成就,又主要在上虞的曹娥江流域完成。在今浙江上虞县,已发现从西周至宋代的窑址七百多处,是国内发现窑址最多的县。从出土自东汉小仙坛窑址的标本就可以看出,已具备烧制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曹娥江畔在上虞,我们将看到最早成熟青瓷的起源地,以及早期青瓷清晰的发展过程。02上林湖越窑:秘色之美“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朝诗人陆龟蒙一句诗,带领我们走进令人神往的越窑青瓷。那么,成熟青瓷与原始瓷究竟有何不同呢?东汉末年,位于宁绍平原的上虞小仙坛窑址完成了这一变革,而临近的慈溪上林湖窑址也开始设窑制瓷。上林湖窑址周边上林湖窑址始于东汉,延续至南宋,唐宋最甚。唐代,人们偏爱河北邢窑白瓷和浙江越窑青瓷,由此形成了当时全国瓷业“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代邢窑白瓷,故宫博物院馆藏(左)VS唐越窑青釉茶瓯,佳士得秋拍茶中杂咏·茶瓯皮日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如今,考古资料显示,在上林湖地区共发现多处青瓷窑址,它们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分布于湖光山色之间。上林湖窑址周边其中,由郑建明老师组织发掘的后司岙窑址是上林湖越窑遗址的最核心位置。从历年调查的情况来看,产品中秘色瓷比例高、质量精、种类丰富,是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后司岙窑址考古发掘现场(左)唐代秘色八棱净瓶,法门寺地宫出土,法门寺博物馆馆藏03龙泉大窑枫洞岩:宫廷定制龙泉窑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中寿命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瓷器之一。创于三国两晋,终于清代,期间销往世界。不仅是中国的龙泉,也是天下的龙泉。自北宋到南宋中晚期,龙泉窑异军突起,成熟的烧造技术,端庄典雅的造型风格,肥美如玉的釉质,或梅青或粉青的釉色,让龙泉窑闻名于世。南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安宅英一旧藏龙泉窑的在全区范围内的需求非常大,生产的窑场范围也非常广,其中于年9月至年1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龙泉青瓷博物馆联合发掘的大窑枫洞岩,就是明初奉旨烧造宫廷用瓷的重要窑场之一。枫洞岩窑址发掘的领队也是我们青瓷游学的领队老师沈岳明教授。 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窑”指的是大窑村,在龙泉市西南方35千米的琉华山下。这个地方,在宋元及明初就是龙泉青瓷的中心窑区,大窑窑址群目前能确定的窑址数量超过80处。
枫洞岩窑址
枫洞岩窑址,在大窑村北约0米的峡谷中,一路上,山林茂密,谷底溪水长流。这里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瓷器的烧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烧造原料。
而发掘出土的数以吨计的瓷器中,有反映了宫廷用瓷“制样须索”的标记瓷器,除了“官”,瓷器上还有“永乐九年”、“永乐辛卯”等非常明确的纪年。包括只有明代皇帝才能用的“五爪龙”的刻花。一切都指向,那些高质量的洗、梅瓶、执壶、盘、碗、高足杯,曾经也为朱元璋和朱棣所赏用。
04.拜访神秘藏家陶艺家工作室参观体验茶会交流本次“浙江青瓷考察之旅”的两条线路,我们均加入了拜访藏家和陶艺家的内容,希望多方位的青瓷文化,且能够和次领域的大咖交流,共同探讨青瓷之美,交流收藏、制作心得。白天学跑窑址学知识,晚上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赏瓷喝茶,放松心情,滋养心灵,是人生乐事。且正逢中秋,我们可以和大家一起在龙泉灵秀的山水中赏月,想来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艺旅往期青瓷游学青瓷之旅,让我们通过美丽的青瓷,更好地认识我们这个被外国人叫做“瓷器(China)”的国家,更深地了解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费用报名事项
越窑之路8月时间:/8/26-8/29原价:元/人早鸟价:/人(8月1日前报名)组团价:元/人(2人及以上可享)龙泉窑之路9月(中秋)时间:/9/18-9/21原价:元/人早鸟价:/人(8月1日前报名)组团价:元/人(2人及以上可享)*10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报名
点击下方链接
入
口
#报名须知
▽向下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ly/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