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细微处书写大民生衡水市深入开展微

点击上方“衡水发布”可以订阅

点开手机小程序“衡水养老”,选择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上门照护”,确定日间照料服务站……近日,衡水市冀州区龙泽苑小区老人秦燕熟练运用手机预约了上门护理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订单后,很快就来到了老人家里。

用技术手段赋能养老是我市社区日间照料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我市,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日间照料信息化平台享受到了智慧养老的便利。截至目前,全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机构达到家,建成市级信息化平台1个,县级信息化平台6个,实现了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

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提质增效,是我市“微改革、微创新”活动的成功案例之一。致力于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从百姓“急难愁盼”破题,年以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微改革、微创新”活动。汇集群众改革智慧,畅通群众直接参与改革的渠道,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身边小事难事改起,精准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截至目前,活动累计收集群众改革意见建议余条,围绕创新政务服务、医疗保障、交通出行、文化教育等民生重点领域,筛选实施了“微改革、微创新”改革项目70余项,并取得扎实成效。

听民声、汇民智,改什么群众说了算

“市民中心中午不休息真是方便,办点业务也不用特地请假了。”9月30日中午,趁午休时间,市民李婷赶到市民中心办理了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业务。

对比起现在的秩序井然,大家都还记得新市民中心成立后,群众为了办理业务天不亮就去门口排队的场景。年,“微改革、微创新”项目清单第一项就是推行窗口单位“中午不打烊”服务模式,解决群众办证难、办事难问题。自市民中心服务大厅实行“中午不打烊”以来,一楼涉及8个部门20个窗口,二楼涉及27个部门15个窗口,工作日中午均有工作人员在岗,不间断为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运行第一个月仅中午“不打烊”受理的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就达余项。

民生视角下的疼痛点,是民本情怀的出发点,也是改革深入的着力点。“微改革、微创新”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开门搞改革,盯紧群众最期盼的领域,从群众的“求助声”“抱怨声”甚至“骂声”中捕捉改革工作的着力点,注重抓好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具体民生“小事”,不断整合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着力构建从民意收集、交办、办理、督查到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每一件身边“小事”都能第一时间有人听、有人管、办到位。

开展专项征集行动。每年11月份开始,利用一到两个月时间开展“微改革、微创新”意见建议征集专项行动,通过衡水日报、衡水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现场发放调查、开通问卷等线上线下渠道,开通现场受理、信件邮寄、电话热线、电子信箱等多种意见收集方式,直接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重点群体,最大程度向全社会征集“微改革、微创新”意见建议。同时,对全市市直各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谋划推出一到两项“微改革、微创新”改革举措。

另外,我市组织社会各界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开展组团式走访、体验式观察行动,进社区、下企业、走访普通群众,结合群众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千言万语其实就一句话,更加充分地汇聚智慧力量,形成人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xw/97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