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学霸自述从年级多名到全校第

大家好,我是刘嘉森,是衡水中学年文科第一名。

我是在年考入河北衡水中学的,此时的衡中已经是全国有名的高中,实现了全省招生甚至跨省招生,把最精锐的学生和最有干劲的老师聚集到一起。就在我走进衡中的那一年,这所学校走出了90多位清华北大,就读于此的近万名学生都渴望像他们一样金榜题名。

入学时候我的水平在年级里是多名,在班里是中下游。我的同学里,父母是博士的大有人在,父母是高官富商的大有人在,从小学习奥赛的大有人在,精通第二外语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谁也不会料到三年之后,考全校第一的是我。从入学时候的局势来看,我自己也难以相信我会成功。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之下,中二的梦想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梦想也是一点点抬高、一点点扩大的,总得一步一步走着来。

很多人以为衡中为努力制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入学时的情况来看,衡中让为数不少的人都不再相信努力了。我经过努力才爬进来,可是身边全都是领先我好几年的人。他们做的题我看不懂,他们讨论的知识我也听不懂,我们不像是同一层级的人——他们更“高级”。如果这些不足以打击我的话,那么最不能忍受的是:我不知道这种差距如何产生的,以及我如何赶上去。最可怕的猜想是我永远不会赶上他们,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拉大——我们生来不是同一个阶层。彼时尚没有阶级固化这个词,但我脑海里有了这个意思。我想那时这些骄子们对我是毫无恶意的,但他们的实力所形成的无形障壁挡我于外,他们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不自觉的怜悯,像尊贵的王子有教养地访问贫民区。我无法在这种境遇里继续相信努力的价值,那段时间我活得像行尸走肉。

我曾经相信苦难会让我更坚强,后来才发觉苦难没有任何价值,只有苦难被转化为现实的财富时它才有用,至于苦难本身,就仅仅是苦难而已。一旦我稍有软弱,苦难还会带来更多的苦难。所以不管深夜窝在被子里流的泪,心里受的伤,还是生活中受的辱,在我不够坚强的情况下,都只是白受的罪。苦难不会帮我,但它提醒我:该醒醒了,再不站起来就真的晚了。

我旁听了一节化学奥赛班的课,旁边坐着一位以拼命著称的学长,他任何时间都要节省,一天只去三次厕所,下课从来不动弹。据说他桌上常年摆着葡萄糖口服液,因为脑力消耗过大,需要随时补充营养。这位学长当时恰巧坐在我旁边,他告诉我,入学时候他的名次比我还要低得多,可现在他是化学奥赛班的第一,是通过努力做到的。他建议我不要跟别人攀比,而要做到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他说他认为我们来到这所学校的唯一目的是激发一个更强大的自我,而不是在比较之中迷失自我。

学长一席话,让我重新思考了努力的价值,让我找到了希望。后来听说学长在高考之后只休息了半个小时就继续学习,只因为他的目标不是高考,而是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直至今天学长仍是我前行的灯塔,当我书写或讲述自己经历时,我一直会想起这位学长对我的影响,也明白我的经历对别人的影响。人活着,就会影响别人,或大或小,或好或坏。能给别人带来好的影响,就算是活得有价值。

学长的话让我重新相信勤奋。我开始相信勤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用的,我开始比别人更拼更努力。就在当月,我的成绩有很大提升,政治单科甚至挤进了班里的前三名。

我至今记得当时我一把握住同桌的手臂,特别激动。可同桌告诉我,大家还是更注重理科的。那时班里有股思潮认为理科比文科更值得学习,虽然成绩是九科一起算,但很多同学会单独排出理科成绩互相比较,认为理科好的人更聪明。这种思潮并非没有源头,譬如一小部分理科老师曾在课上说出“学文科就会学傻”这样的话,我至今认为身为教师而说出这样的话,是无知和缺乏师德的表现。这种思潮当时也影响了我,我不知不觉把理科作为学习的重心,到文理分科的时候,我的理科成绩已经明显高于文科成绩,物理考出过分的高分,生物也名列前茅。但是到了文理分科的时候,我再三思索,却发现文史哲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们常讲一句话叫“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就是独立思考的意思。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感觉到自己更喜欢文而不是理。更重要的是我想明白了两个道理:首先,一个人的前途好不好,不取决于他学文还是学理,而取决于他学得精不精。国家既需要数理化的人才,又需要文史哲的人才,人才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自己也获得财富和尊重。

没有学识的人和不努力工作的人,因为不能创造足够的价值,所以无论文理都只能在社会分工之中沦为下层。其次,人应该让脑袋决定屁股,而不是屁股决定脑袋。也就是说,不能让立场控制思想。如果立场在文科就专为文科说话,在理科就专为理科说话,就是被屁股决定了脑袋,境界狭隘,难有成就。钱伟长考清华时历史满分,物理化学几乎零分,然而正当国难之际他说:“要给国家造飞机大炮!”,从此投身于物理研究。鲁迅和严复则是弃理从文的代表,在器物与制度不能救国的时候,不顾自身前途译介先进文化。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要看他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看他为国家与人民创造多少财富,看他具备多少值得尊敬的品质,而不是看他学文还是学理。

选文理科之前,我曾经报了奥赛班。结果到了文理分科的那个晚上,我思索再三决定选文,就立刻打给化学奥赛教练员张华老师,说明原委。原以为张华老师听说我要退奥赛而选文,会有情绪,然而张华老师却非常理解并尊重我的选择。他强调兴趣是最重要的导向,各科完全平等,并且要送我一句话: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张华老师当时也正在处理复杂的分科事宜,听得出已经极为疲惫,却依然耐心鼓励我打消顾虑勇敢抉择,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张老师的风度让我钦佩至今。

选文之后,我的相对名次下降不少。但我致力学业的态度没有变,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常用墨子的话“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来要求自己减少闲思杂念,一心向学。在新的班级我被任命为团支书,衡中的团支书是班内职责第二重的,琐事繁多。我担心学业落后,就对团支书的职责迟迟不上心,最后同学们在期末的投票中用数据表达了不满。

班主任国老师对我说:“才学都是其次的,人一定要有担当。”我深自悔过,明白人不可以自私,否则取得成就也难以走远。孔子常提到“忠恕”,忠是以己之欲推知人之欲,恕是以己之不欲推知人之不欲。大家都愿意省下时间管自己,都不愿牺牲时间为集体,如果我也甩手不管,那我凭什么占据团支书的位置呢?所以只要在团支书的职位上,我就得把责任扛起来。后来我当团支书一直到高考,我组织的团活动课也一直是年级里最好的。有同学问我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时候我会告诉他:担任了职务就抱着一颗为大家服务的心踏实地做,即使做得不完美,也不会被责怪;如果职务耽搁了学习,就要及时退下来或者适度分散任务压力,因为高中生的天职是学业,班委又有很大影响力,班委只有自身学习搞得好,才能带动同学们努力学习,所以把自身学习搞好就是一种奉献。最要不得的是贪恋职位又不肯付出,身居此位却不干实事,这是没担当的表现。

那一年有不少大事,奥巴马与罗姆尼电视辩论后获得连任,安倍晋三击败野田佳彦成为日本首相,习大大成为中国新的最高领导人,朴槿惠参选总统,我都是在新闻里看到的。每天晚饭后的20分钟,班里用多媒体放映当天的新闻,这是衡中的惯例。我看新闻的时候会把有用的事实记下来,用在政治答题以及语文作文里,直到今天我依然有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zz/44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