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师版08A春季六年级

第8讲比例(二)知识点: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4、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5、比例尺的分数(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6、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7、应用比例尺画图(1)写出图的名称、(2)确定比例尺;(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6)标出比例尺8、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相似图形)9、用比例解决问题: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考点1:正反比例的辨别(隆回县)a与b成反比例关系的条件是(   )A.c(一定)  B.a×c=b(一定)  C.a×b=c(一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分析后直接选择即可.解: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只有a×b=c(一定),a与b才成反比例.只有C选项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故选:C.此题重点考查反比例的意义,两个变量的乘积一定.(西安模拟)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周长(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故选:A.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就看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解答.(浦城县)在如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空格处应填 12 ;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空格处应填 3 .(1)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x和y对应的比值相等,根据比值相等列比例,并解比例即可解决;(2)如果x和y成反比例,则x和y的乘积一定,由此列出比例解答即可.解:(1)6:12=x:x=6×24x=12(2)24x=6×x=72x=3答: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空格处应填12;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空格处应填3;故答案为:12,3.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题,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则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则对应的乘积一定;再根据比值或乘积一定列出比例,求得未知数的数值即可.考点2: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变大)(春雁塔区期中)把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 15 厘米,宽为 12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根据题意,把长、宽按3:1放大,先分别求出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放大后长是:5×3=15(厘米)放大后宽是:4×3=12(厘米)放大后的面积是:15×12=(平方厘米)答: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5,12,。解答此题首先求出放大后的长、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涡阳县)画一画,在方格图里把三角形按3:1进行放大.按3:1的比例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是把原三角形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原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1格和2格,扩大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3格和6格.解:如图: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茶陵县)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20cm,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km.要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000(厘米)00000厘米=千米答: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故答案为:。此题有计算公式可用,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江北区)王阿姨买了一辆电瓶车,七五折优惠付了元.这辆车比原来便宜了多少钱?先在线段图上补上缺少的信息和问题,再列式计算.七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75%,把原价看成单位“1”,它的75%对应的数量是现价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出原价,再用原价减去现价即可得出结论.解÷75%﹣=﹣=(元)答:这辆车比原来便宜了元.本题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打几几折,现价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几.(海安市)甲、乙两地相距2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00 .在这幅图上量得乙、丙两地的距离是5厘米,则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2.5 千米.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已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据此可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根据前面所求出的比例尺和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即可求出乙丙两地的实际距离.解:2千米=00厘米4:00=1:005200(厘米)200厘米=2.5千米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00,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2.5千米.故答案为:1:00,2.5.本题是考查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邵阳模拟)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A.和  B.差  C.积  D.比值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即可.解: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了成反比例的量,注意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2.(云梦县)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A.x+y=10  B.x﹣y=10  C.y=10x判断x与y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解:A.x+y=10,x与y的和一定,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B.y﹣x=10,x与y的差一定,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C.由y=10x得,所以x、y比值一定,x与y成正比例,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3.(天津模拟)下列等式中,a与b(a、b均不为0)成反比例的是(   )A.2a=5b  B.a×7  C.a1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由此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因为2a=5b,所以(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B,因为a×7,所以14(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C,因为a1,所以ab=3(一定),所以a、b成反比例;故选:C.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4.(亳州)表格中,若x和y成正比例,则k的值为(   )A.1.5  B.3  C.6因为x和y成正比例,则x与y的商一定,从而可以得一个比例式,进而求得K的值。解:由题意可得:k=3;故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成正比例的量的商一定,得到比例式,求解即可。5.(天津模拟)a和b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A.5a=4b  B.  C.5a  D.5a=b+4判断a和b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解:A、5a=4b,所以a:b=4:5(一定);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与b不成反比例;B、,所以a:b(一定),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与b不成反比例;C、5a,所以ab(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与b成反比例;D、5a=b+4,5a﹣b=4,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a与b不成反比例;故选:C.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6.(秋广东期末)把一个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的比是(   )A.3:1  B.9:1  C.1:3  D.1:9设这个长方形的长4cm、宽3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所以得到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4×3=12厘米,宽是3×3=9厘米,由此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放大前后的面积,即可解答问题.解: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周长是(4+3)×2=14(厘米),则扩大后长是4×3=12(厘米),宽是3×3=9(厘米),扩大前面积是3×4=12(平方厘米),扩大后面积是:12×9=(平方厘米),:12=9:1,所以得到的图形的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的比是9:1.故选:B.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应用,关键是求出变大后的图形的长和宽.7.(蕲春县)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A.1:  B.1:  C.1:0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化成同一单位后,再据比例尺的意义,即可得解.解:因为40千米=厘米则1厘米:厘米=1:故选:A.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转化方法.8.(蓬溪县)如图,长方形是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则x=(   )A.10  B.12  C.14  D.16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征:对应边成比例,据此列比例,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即可.解:设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是x,x:8=15:x=15×8x=12答:x=12.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关键是利用图形放大或缩小前后对应边成比例做题.9.(临朐县)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  B.说明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倍后,再画在图纸上  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  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米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解:A、1: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说法正确;B、由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10千米,实际距离缩小倍后,再画在图纸上,说法正确;C、由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10千米,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的,说法正确;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米,米≠米,所以说法错误;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10.(广州)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cm2,把它按10:1的比放大.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   )A.0cm2  B.cm2  C.cm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把它按10:1的比放大,就是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10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面积扩大10×10=倍,据此可求出放大后图形的面积.解:10×10=×=(平方厘米);答: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故选:C.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倍数是指图形边长放大与缩小的倍数.11.(连江县)把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按2:1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A.36平方厘米  B.18平方厘米  C.9平方厘米  D.6平方厘米把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按2:1放大,即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根即扩大后的边长为3×2=6厘米,然后再根据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解:(3×2)×(3×2)=6×6=36(平方厘米)答:放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故选:A.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注意:把一个正方形放大或缩小,它的边长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12.(长沙)把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后,得到的新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A.72  B.76  C.84  D.96长方形按3:1放大,放大后的面积是原长方形的面积的32=9倍,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S=ab计算即可。解:4×2×32=8×9=72(平方厘米)答:得到的新图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关键是利用图形放大前后面积的关系做题。13.(春交城县期中)把三角形X按1:2缩小后得到的图形是(   )A.A  B.B  C.C  D.D根据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找到底6÷2=3高4÷2=2的三角形即可求解.解:观察图形,将三角形X按1:2缩小后得到的图形是B.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得到各边对应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4.(农安县)在一幅地图上量得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长方形实际长80米,长方形的宽实际是(   )米.A.5  B.50  C.25  D.0首先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出实际长是图上长的多少倍,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解:80÷8×5=10×5=50(米)答:长方形的宽实际是50米。故选:B。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15.(固始县)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A.1:25  B.1:200  C.1:分析图可知: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25千米,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求出数值比例尺.解:如图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25千米,因为25千米=厘米,则1厘米:厘米=1:.答: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1:.故选:C.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单位要统一.16.(江北区)把一个高是5mm的零件放大画在像课本那样大小的图纸上,选用合适的比例尺是(   )A.1:  B.:1  C.10:1  D.1:10把一个高是5mm的零件放大画在像课本那样大小的图纸上,课本的长大约是25厘米,宽大约是15厘米,放大后的长与宽应比课本的长与宽要小,现在选项中找出放大的比例尺,然后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找出合适的比例尺.解:选项A和选项D都是缩小的比例尺,不合题意;B:5×=(毫米)毫米=50厘米50厘米大于课本封面的长,所以不合适;C:5×10=50(毫米)50毫米=5厘米5厘米小于课本封面的长和宽,所以合适;故选:C。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找清楚实际距离的求解的方法,以及估计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17.(济南)用70m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块长方形果园(如图),长与宽的比是4:3,这块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   )m2.A.  B.  C.  D.因围成的果园一面靠墙,所以围成长方形三条边的比是3:4:3,长方形的长就是70m的,宽是70m的,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进行解答.解:(70)×(70)=(70)×(70)=28×21=(平方米)答:这块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m2.故选:C.本题的关键是果园一面靠墙,70m长的栅栏是按3:4:3来围的.18.(衡水模拟)将3克盐溶解在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3:97  B.3:  C.3:根据题干可得:盐水的质量为3+=克,由此可解决问题.解:盐水的质量为3+=克,所以盐与盐水的比为3:;故选:C.此题要抓住盐水的质量是水与盐的质量和.二.填空题19.(天津模拟)已知x和y所成的比例关系,可以用y=5x表示,根据这个关系先填写下表,再回答问题.(1)(2)x和y所表示的两种量成 正 比例.(1)根据y=5x,把x等于2、4、6……16分别代入代入y=5x即可计算出相对应的y的值,然后填表即可.解:(1)x=2时,y=5×2=10x=4时,y=5×4=20x=6时,y=5×6=30x=8时,y=5×8=40x=10时,y=5×10=50x=12时,y=5×12=60x=14时,y=5×14=70x=16时,y=5×16=80根据计算结果填表如下:(2)由y=5x得出5(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在这里5(一定),由此即可判定x和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此题主要是考查辨析两种量成正、反比例.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量中所对应的数的比值(商)一定还是积一定.20.(仁化县)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正 比例.判断x和y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解:因为y=5x,所以y:x=5(一定),是比值一定,x和y成正比例.故答案为:正.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21.(春莲湖区校级月考)表中x和y是两个成反比例的量,请将表格填写完整.根据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可知x和y这两个量对应的乘积一定,进而根据乘积一定得解.解:12×15=÷36=5÷10=18÷0.18=0÷40=4.5如图:故答案为:5,,0,4.5.此题属于考查正、反比例的意义,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那么它们对应的乘积一定相等.22.(春碾子山区期末)一个底是5cm,高是3cm的平行四边形按4:1放大,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按4:1放大,即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扩大4倍,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4=20厘米,高是3×4=12厘米,由此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解:5×4=20(厘米)3×4=12(厘米)20×12=(平方厘米)答:得到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故答案为:平方厘米.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应用,关键是求出放大后的图形的底和高.23.(古冶区)把一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2.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一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后,长、宽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宽都分别是3×5=15cm、4×3=12cm;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即可解.解:(3×5)×(3×4)=15×12=(平方厘米)答:得到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故答案为:.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注意,一个图形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扩大或缩小的倍数.24.(秋迁安市期末)图上20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200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则依据“比例尺”即可求得这幅地图的比例尺.解:因为50千米=0000厘米,则20厘米:0000厘米=1:2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故答案为:1:200.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须统一.25.(春诸城市期末)一幅地图上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000.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改写成数值比例尺。解:1cm:20km=1cm:000cm=1:000答: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000。故答案为:1:000。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和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26.(清丰县)某学校的田径场长米,如果按1:的比例画到图纸上,需要画 20 厘米。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列式解答。解:0.2(米)0.2米=20厘米答:需要画20厘米。故答案为:20。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27.(临沂)一种精密零件的长是6毫米,画在图纸上长是6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10:1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即可。解:6厘米:6毫米=6厘米:0.6厘米=6:0.6=10:1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0:1。故答案为:10:1。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28.(峄城区)快乐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这六年,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深厚的情谊.我们用毕业照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小刚身高1.6米,在毕业照片上他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毕业照片的比例尺是 1:32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5厘米:1.6米=5厘米:厘米=1:32答:这张毕业照片的比例尺是1:32.故答案为:1:3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单位的换算.29.(灯塔市)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0cm.这幅地图的的比例尺是 1:9000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解答即可.解:千米=19000厘米20:19000=1:9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9000.故答案为:1:9000.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30.(春偃师市期中)一个零件长3毫米,如果在图上长6厘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0:1 .把6厘米化成60毫米,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写出这幅图的比例尺。解:6厘米=60毫米60毫米:3毫米=20:1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0:1。故答案为:20:1。此题是考查比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法。注意: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统一长度单位;通常把比的前项或后项写成1的形式。31.(长沙)一幅地图,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00000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写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解:千米=00000厘米1厘米:00000=1:000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00000。故答案为:1:00000。此题主要是考查数值比例尺的意义。注意,把比的前、后项单位一统一,通常比的前项写成“1”。32.(秋磐石市期末)一种药水是药粉和水按1:30的比配成的,现在有药粉30千克,可以配制  千克的药水。根据题意得:药粉占1份,是30千克,水占30份,药水则是1+30=31份,用一份的重量乘药水总份数就是药水的重量;据此解答即可。解:30×(1+30)=30×31=(千克)答:可以配制千克的药水。故答案为:。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明确每份的重量和药水的总份数是多少。三.应用题33.(春新华区期末)“六一”那天,芳芳和小朋友们一起骑车去动物园玩.下面的图象表示的是她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1)芳芳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2)看图估计,行2.5千米大约用多少分钟?(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芳芳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芳芳行2.5千米时大约用了30÷2=15分钟.解:(1)芳芳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利用图象估计,芳芳行2.5千米时大约用了15分钟.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即可.34.(浑南区)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的距离是10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所以用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即可解答.解:千米=19000厘米10:19000=1:1900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900.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35.(农安县)一张资料照片上显示一只恐龙的身长是5cm,这只恐龙的实际身长是8m,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多少?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知这张照片用的比例尺=恐龙照片上的身长:这只恐龙的实际身长,据此即可求解.解:5cm:8m=5cm:cm=1:答: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1:.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36.(春咸安区期末)一块正方形地的边长是60米,如果把它的边长缩小到它的画在一张图纸上,图上的正方形边长应是多少厘米?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图上的边长.解:60米=0厘米06(厘米)答:图上的正方形边长应是6厘米.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37.(秋甘井子区期末)农业基地里的樱桃树比苹果树少棵,樱桃树与苹果树的棵数比是3:5,基地里的樱桃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由题意可知,樱桃树比苹果树的棵数少(5﹣3)份,已知樱桃树比苹果树少棵,把棵平均分成(5﹣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棵数,再用乘法分别求出3份(樱桃树)、5份(苹果树)棵数。解:÷(5﹣3)=÷2=(棵)×3=(棵)×5=(棵)答:基地里的樱桃树棵,苹果树棵。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由题意可知,樱桃树比苹果树的棵数少(5﹣3)份,又知樱桃树比苹果树少棵,关键是求出1份的棵数,进而求出3份、5份的棵数。38.(秋高邑县期中)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植树棵。甲班植的棵数是总数的40%,乙、丙两班植的棵数的比为11:10。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把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棵数乘40%就是甲班植的棵数。用总棵数减甲班植的颗数就是乙、丙班植的棵数,把乙、丙班植的棵数平均分成(11+10)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的棵数,再用乘法分别求出11份(乙班)、10份(丙班)植的棵数。解:×40%=(棵)(﹣)÷(11+10)=÷21=12(棵)12×11=(棵)12×10=(棵)答:甲班植树棵,乙班植树棵,丙班植树棵。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甲班植的棵数后,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除按上述解答方法外,也可分别求出乙班、丙班植树棵数所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四.操作题(共3小题)39.(春通榆县期末)画出△ABC按3:1放大后的图形.△ABC按3:1放大,就是把△ABC的底和高同时扩大3倍,原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3格和2格,扩大后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9格和6格,画出即可.解:△ABC按3:1放大后的底是3×3=9(个格),高是2×3=6(个格),画图如下: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注意: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就是它的有关边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40.(杭州模拟)把下面图形缩小到原来的,画出缩小后的图形.(1)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数出有几个格,把它们分别除以3,然后画出即可;(2)找出圆的半径,数出有几个格,把它们分别除以3,然后画出即可.解:(1)原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格,高是3格,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3=2格,高是3÷3=1格,由此可以画出平行四边形缩小后的图形,如下图;(2)原圆的半径是3格,缩小后的圆的半径是3÷3=1格,由此可以画出圆缩小后的图形,如下图.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注意: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原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圆形的半径分别除以3.五.解答题41.(春汉寿县期中)已知x与y成反比例关系,在下表的空格中填写合适的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由x与y成反比例关系,根据已知的x=3,y=4求出乘积(定值)12,再利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计算填表即可.解:3×4=÷2=÷0.6=÷12=1故答案为:20,1,6.知道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的乘积一定,求出定值12,利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计算是解题的关键.42.(春亳州期中)赵亮打一篇稿子(1)将上表填完整.(2)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 反 比例.(1)根据所要打的稿子的总量是一定,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做题.(2)因为要打的稿子的总量一定,即打字的速度和所用时间的乘积一定,所以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解:(1)将上表填完整.(2)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故答案为:40;50;反.本题主要考查正反比例的意义,关键判断打字速度和所用时间的比例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gr/10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