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模式太残酷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如人
河北衡水中学被誉为“高考工厂”,有人将衡水中学的学生称为“高考机器”。它有着极高的高分录取率,将许多孩子送入国家重点高校,乃至世界名校。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人诟病的也同在于此。衡水中学的严格管理让许多人觉得残酷到“令人发指”。看看这张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就一目了然了。“真的是把孩子压榨到几点,每天这么高强度的学习模式,身体、心理怎么吃得消?难怪名校的不少孩子也干出‘投毒’、‘弑母’之类的恐怖行径来,肯定是学习压力太大了!”对衡水中学高强度的管理,不少家长都怨声载道。他们一方面痛恨残忍的“衡水模式”,一方面又艳羡地望着那些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吃苦,又不甘心人家的孩子可以进入名校,那就只能“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将它批驳得一无是处。客观来说,错的不是“衡水模式”,而是对衡水模式的“渲染”与“宣扬”。那种大规模、集体性的备考模式,的确不利于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孩子个性潜能的发展有所压抑。但是,想必您也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吧。按我们古话来说,就是“熟能生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天的学生可以在课本上“恶搞”杜甫,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写出他那样的诗句来。您可能要骂我了,“写不出那样的诗来又怎样!”当然不怎么样,只是举个例子。今人为什么写不出古诗?今时不同往日了,今天的孩子从小面对的是手机、电脑、游戏机……可是古时候的读书人,却是两三岁就读书识字,整天都是笔墨纸砚、诗词歌赋,所以当他们十七八岁的时候,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也算不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因为他们的训练早已超过了一万小时。同样,高考也是如此。知识点是有限的、考察范围也是规划好了的。理论上来说,只要花时间去练习,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绩。为什么说高考公平?就在于它划定范围,绝大多数正常的人,只要在上面花时间、用心练习,就可以得到应得的结果。中低难度题目占高考总试题的80%,不是考谁更聪明,而是考谁更努力!考谁更想要上大学!如果真的想,那么自然会努力去练习,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看着这份密密麻麻的作息表,你会觉得恐怖、觉得不忍。但是想想,自己当初高考,比他们又轻松了多少呢?只是自己没把清华、北大当目标,也就不必努力到这种程度吧。我想,那些孩子自己其实也很清楚,就算再辛苦,也就只这一年半载。暂时压抑自己的个性,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加充分地去释放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用这暂时的“闭关”去换更好的未来,是值得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上一篇文章: 衡水桃城212,阴,27,东北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xc/1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