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参民高中,直营店or加盟店石家庄和衡水
公参民高中,由过去校中校演变而来。因为校中校直接违反政策,所以要求民办学校四独立。公参民就是,办学主体是知名高中或与知名高中联合办学、民办性质的高中。衡水那边是按照独立法人方向发展,石家庄是按照教育集团的方向发展。
衡水那边的,衡水中学公参民有衡水一中、衡中实验、滏阳中学;衡水二中有滨湖志臻中学、滨湖志臻实验;衡水13中的顺平中学和创新中学;衡水14中的阳光中学和桃城一中;冀州中学的冀州一中、武邑中学的武邑宏达、枣强中学的董子学校、武强中学的武强璐德中学。
石家庄也不少,石家庄一中教育集团的一中实验和一中西山、二中教育集团的二中实验、二中润德、师大附中的师大田家炳、17中的华西中学、42中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正定中学的正中实验、辛集中学的明珠中学。
无论哪种发展模式,对于家长来说,就是看事实,能否真的享受本部或“总公司”的优质资源,因为民办学校都是收费的,有的学校收费还很高。
但由于政策逐步明确,民办学校,不论办学主体是谁,都必须以独立的主体参与竞争,所以不少公参民学校慢慢发展成加盟店,而非直营店。
衡水那边政策相对宽松,基本还是以直营店的方式经营,公办民办统一师资、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寄宿制管理,高考成绩统一发布,甚至校长、食堂都是统一的,公参民高中对外招生也是以办学主体公办高中的名义招生。
而石家庄这边就有点五花八门,办得好的不多。首先,一部分学校压力不大,即使成立了旗下民办高中,高考成绩也没有多大起色;
其次,本校和公参民学校差距很大,基本没什么资源上的共享,成了加盟店了。石家庄的公立本部学校基本都是城市中学管理模式的走读学校,但很多公参民改成寄宿制学校,这个还不是关键,走读和寄宿还能形成互补,但不少公参民学校只是享受本部品牌,本部仅仅是派几个主要管理人员,而且有的公参民学校基本抛弃本部优势,另搞一套,模仿衡水系高中管理。
这完全改变了家长对公参民学校的定位,说实话,就挂个本部牌子、几个管理人员,然后另搞一套,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本部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家长有什么理由选择?说白了就有点欺骗的感觉。
我想不说家长,就是公参民学校的合作方或引进方也不乐意,公参民学校一般主体是公办高中,但也吸收社会资本,如地产商、知名企业参股,有的属于地方政府引进合作,我要的是分号,而不是什么品牌加盟。
现在个别学校也意识到这种做法有点欺骗家长和合作方,家长意见反弹挺大,所以部分公参民学校也有一部分一线老师来自本部,但多集中在优质班,普通班还是自己招聘和培养的师资。
石家庄目前办得好的的公参民高中就是石家庄二中旗下二中南和正定中学旗下正中实验。起步较早、基本一体化管理、本校分校优势互补、规模较大、高考业绩比较突出。
别的学校,有的虽然年头不短,但没有利用好公参民学校这个工具,搞法也比较另类,所以一直也没发展成气候,关键是政策红利期已过,后面政策越来越紧,一是招生本地化,二是禁止公民混编,未来很多学校应该是走上关门的末路。
其实作为公参民高中完全可以弥补公办高中的不足,扩大招生范围、寄宿制、招复读生,这些公办高中都不能干,或条件不具备。所以中考家长到石家庄择校,还是基本以二中南、精英中学和正定中学为主。
衡水系学校,现在走的是明独暗统的路子,表面上公参民学校学校是独立学校,但实际上是一体的,主体学校校长决定一切,集权于主体学校校长一人,所以能办大事,资源集中,可利用的资源也比较多,起码学校盘子大了,实力雄厚,老师待遇、福利、办公条件都得到改善,一些年富力强、有抱负的年轻老师也能有施展的空间、晋升的通道。
学校太小,总共就一两千人,哪儿有多大空间?不能个个都挂个主任、副主任的头衔吧!所以就留不住能人,稍微有几年突出业绩的就跳槽了。
公参民学校,虽然是民办学校,但戴着红帽子,无论在石家庄还是衡水,都是高人一等,比纯民办高中等级要高,石家庄的公参民学校大多跟本校在一批招生,二统平行志愿,享受的是省级示范高中的待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ngshuizx.com/hssxc/9828.html